加入收藏|设为首页|联系我们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高等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东南大学

《建筑学研究前沿》

国内刊号:10-1024/TU   国际刊号:0529-1079

投稿邮箱:zzsbjb2006@126.com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高等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东南大学
出版地区:北京
国际刊号:0529-1079
国内刊号:10-1024/TU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期刊开本:A4
  • 所在栏目:建筑科学与工程
期刊级别: 国家级期刊
  • 投稿咨询:
    袁编QQ:898565603 ;张编QQ:3555095919
  • 稿件查询:
    王编QQ:356725673 ;吴编QQ:1807295783
  • 工作时间:早上9点——下午5点(周日除外)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展示

浅论建筑的蜕变

论文关键词:新功能主义 四维建筑 建筑理论 蜕变

论文摘要:结合目前建筑理论形成比较完整但相对混乱的局面,论述了正在进行快速新陈代谢的建筑设计领域,从新功能主义、哲学等方面对建筑的发展进行了客观的评价,从人的因素出发,对建筑进行了分类,并对建筑的蜕变作了浅析。

1关于新功能主义

    迈人21世纪,人们已经习惯了建筑的日益翻新,新奇的结构与材料成为永恒的话题。旧的功能主义早已满足不了后现代迷的需要,人们需要一种新的功能主义来领导思想。

    “建筑首先要适应一种需要,而且是一种与艺术无关的需要,美的艺术不是为满足这种需要的,所以单为满足这种需要,还不必产生这种艺术作品……”黑格尔所提到的“这种需要”,就是他对建筑功能的初步理解(也可以说是对客观事物的唯心看法)。既然无功能无以谈艺术,那为何当今的人们摒弃了柯布西耶的“新建筑论”而非要寻求新的救世主。

    高科技的发展和高新材料的广泛应用,使得一切不可能变为可能,“空间”这个曾经建筑的主宰现在已成为建筑师手中肆意戏弄的奴隶,因而失去了活力和神秘,变得庸俗不堪。艺术就是在有和无,对和错中寻找切合点,即创造,一旦事物偏向了某一方面,艺术就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

    德国建筑师吉迪翁(S. Giedion)在《空间、时间与建筑》中把西方建筑的空间观念划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的空间形式是体量与体量的相互关系;第2阶段是在上一阶段的基础上发展了内部空间,弯窿和拱成为建筑的主要标志;第3阶段从立体主义废弃透视法的单一视点开始,强调内外空间的交融以及形体的错落叠置。建筑从古至今,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多元,思想理念及形式不断更新,但其本质却并没有发生变化。

    通过物质的合理排布,我们创造了空间;再由空间的不断变幻,产生了艺术。建筑由外而内,再由内而外,存在一条无形的引线,有序的形式因其而寻求无序;无序的形式因其而寻求有序。它是一种联系,是一种沟通,是一种能够构起庞大建筑体系的支撑。

本站:杂志协同采编平台【官网】 · 版权所有:《建筑学研究前沿》杂志社·本站信息来源于网络公开信息和社内征稿函。如有异议,可来函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