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设为首页|联系我们

主管:中文天地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江西省报刊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体育视野》

国内刊号:36-1353/G8   国际刊号:2096-8817

投稿邮箱:zzsbjb2006@126.com
投稿需知更多
(1) 投稿时准确填写您的联系方式,以便稿件录用和杂志出刊后及时与您联系 (如需咨询其他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 (2) 不违反宪法和法律,不损害公共利益。 (3) 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不侵犯任何著作权和版权,不损害第三方的其他权利;所有来稿必须通过检测,文字复制比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
往期目录更多
新疆高校CUBA女子篮球运动队发展现状研究林茂春;1-2+33
美国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对我国健身行业的冲击与启示刘金海;王岸新;3-4
基于合理与特色化下对中医药院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谢卫;5-6
资源约束条件下高中足球教学的有效开展张伟民;7-9
社会契约视角下建构体育治理体制新秩序张美兰;10-12
普通高校散打教学现状问题及创新方法江华;13-14
高校乒乓球教学现状及完善对策研究张彩星;15-16
多元智能理论下的高校田径教学模式改革策略研究郑寅;17-18
高校健美操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应用研究邓小兰;19-20
高校篮球教学中表象训练法的运用研究崔志雷;21-22运动人体科学
论小学生篮球运动队队员运动损伤与预防谢新荣;23-24
关于对肺活量测试项目练习方法的探索鱼工建;25-26
论高校排球教学中运动损伤的有效防护浦莉娟;27-28
体育锻炼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分析李羚玮;29-30
校园足球的实施对促进学生体质的影响邓春和;31+33
小学足球运动过早专项化训练的弊端分析黄锦鹏;32-33
探讨摔跤运动中运动损伤的预防及措施兰阳;34+46竞技与训练
篮球比赛中攻防挡拆技战术探讨丛驰;李俊果;35-36
探析高职院校乒乓球教学训练的创新王腾宏;37-38
运动训练与体育教学的互补应用分析顾亚婷;39-40
关于篮球防守理念发展趋势的研究常笑骞;41-42
高校羽毛球教学中核心力量训练的重要性分析刘勉;43-44
浅析运动技能迁移在体育教学训练学中的应用陈杭生;鲁天学;任鹏;45-46
简述高校体育运动训练有效性的提升邢艳芳;47+53
跆拳道训练的方式以及其对身体素质的影响探究任文斌;48+53
短道速滑战术模拟训练方法研究王锐;49民族传统体育
浅谈高校武术教学与传统文化的传承李晓鹏;50-51
朝鲜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池春兰;52-53大众体育
高职院校体质健康测评对学生锻炼行为的影响——以四川现代职业学院为例赵可悦;54-55+57
燕郊健身行业发展状况及其趋势李斌;高正见;吕永飞;56-57
贵州省大学生体质健康提升路径与对策研究——以贵州财经大学为例兰大卫;58-59+87
贵阳市大学生参与户外运动现状的调查研究刘晓燕;60-61
沈阳体育学院健美操专修学生实践能力的现状分析郝鑫鑫;62-63
郑州市金水区网球运动普及情况调查研究乔冰;64-65
南昌市健身俱乐部体育舞蹈教练员现状调查与研究徐晟馨;66-67
高中生整体体育素质培养推进策略孟兰云;陈强;68-69
新型城镇化视野下京津冀大众体育现状研究白素萍;赵立功;70-71
青少年业余体校田径运动员选材调查分析陈克;72体育医学
功能性动作模式筛查(FMS)应用研究王伟;73-74
预防和治疗延迟性肌肉酸痛的草药和天然补充剂王伟;75-76体育教育学
高校羽毛球教学俱乐部发展策略研究刘鎏;77-78
天津体育学院羽毛球专修课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伏珊珊;黄雅卓;朱林可;79-80
基于“优学院”教学平台的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研究舒俊宏;81-82
以生为本理念下高职公共体育课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实验研究——以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为例王德磊;83-84
论如何重视体育教学中的德育因素王波;85+87
刍议初中体育激励教学法羌建华;86-87
翻转课堂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李英基;88+90
高职院校乒乓球教学中“分层次”教学的应用研究黄宗伟;89-90
分类教学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实践探究陈林;91+93
高校体育专业教学实践与毕业论文(设计)一体化管理体系构建符传铭;曹佩磊;赵倩倩;朱建军;沙风;92-93
高校瑜伽教学中融合形体训练的实践范冬梅;94+96
体育游戏在高中田径教学中的应用王咏梅;95-96
高校体育教学有效性的探究晓梅;97+99
探讨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杨亚星;涂文俊;98-99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思考刘建;100+102
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陈强;孟兰云;101-102
灵动体育:让“儿童种子观”生根发芽左姗姗;103+105
新形势下中职学校篮球教学改革问题解析邓志强;104-105
高职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素养和职业能力培养探讨王静;106+109
小学体育课足球教学浅谈——快乐小足球杜彩芳;107+109
以体育兴趣培养提高中专体育教学质量李卫莉;108-109
对拓展训练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应用的研究王丽莉;110
试论中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策略吕清侨;111
微课在中职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尹丽红;112
体育游戏在篮球教育教学中应用的探讨陈健;113
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学交往的缺失与建构张雄;114
论体能训练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张景娜;115
中学体育教学运用分组教学模式的探讨李玉有;116
素质教育与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探讨黄秀全;117
对体育教学中“导学”的初步研究冯学强;118
体育教学模式及其在排球教学中的选择与运用赵国海;119体育大视野
从中美篮球运动的差距看其人才培养模式倪震;120-121
试论“东北亚职业体育文化圈”构建郑媛媛;122-123
探究我国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开发模式马道强;许凤洪;124-125
职业学校学生网球社团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朱中尧;126+128
阳光体育背景下提升大课间活动品质的校本探索吴新泉;127-128
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现代社会效用张兆龙;王斌;129+135
开展校园足球运动之我见李智琪;130+135
我国体育管理学科与专业建设的反思刘双花;131
探究素质教育视野下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实践路径丁剑锋;132研究与交流
信息化教学模式及信息化教学方法在有效课堂中的应用与研究王静;133-135
表现性评价对高职学生心理素质影响的实验研究张程波;袁凤梅;136-137
小学“宋江阵”校本开发与传承的实践研究颜波元;138+145
跨文化背景下MLB中国区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陈荣荣;139
审美教育在中职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初可敬;140
试析高校舞蹈教学中学生舞台表现力的培养策略何慧玲;141体育经济
产业融合视角下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研究刘德军;张兆龙;142-143
那达慕对促进区域社会进步的影响李慧君;姚海霞;144-145
“互联网+”背景下体育产业发展策略的研究段岚柯;146+148
地区体育休闲旅游开发策略研究谢军;147-148
雅安市高校学生体育消费现状剖析——以四川农业大学为例孙婷婷;李朋高;149
体育小镇开启产业投资新蓝海轧学超;戈莎;150

学术展示更多
高校体育教育中道德培养功能路径探究
摘要: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是高校德育的重要教学任务。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也就成为了大学德育的载体与途径。本文通过分析高校体育教学与道德培养之问的关系,针对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中道德培养的现状,对完善体育教育中道德培养的路径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育;道德培养
中图分类号:G 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 9324 (2017) 35- 0022- 02
体育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培养德、智、体、美全而发展人才的重要环节。高校体育教育的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水平,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并以此为基础有针对性地发展和体育相关的其他能力。国民的身体素质是国家完成科技创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高校体育教学也不仅仅局限在修身这一基础性的目的了,而是更加注重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也就是养性的目的了。因此修身与养性都要融入到高校的体育教学中,两者相辅相成,才能相互提高,培养出体格健硕与心理健康的人才。
1、高校体育与道德培养之间的关系
目前,理论界普遍认同体育教育同时具有强身健体和培养道德素质两个功能,指出:“体育载体蕴含丰富的德育内容,具有承载和传导德育内容的特征”匡」。体育是在社会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并建立起来的社会文化。它主要包含身体活动和智力活动,以身体技能练习为基本手段,在身体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有组织、有目的的社会活动,提高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水平。对体育有狭义和广义两个方而的理解,狭义的体育就是指在学生阶段进行的德、智、体的教育,而广义的体育就是人们以身体练习为手段,以提高身体素质、强健体魄,实现以德、智、体全而发展为目的的社会文化生活。高校体育教育是教育的一个学科,是学校安排的具有计划性和针对性的教育活动,是培养建设社会主义所需要的接班人的重要途径,与智育、德育一起组成完整的教育体系。高校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最后阶段,是学生从学校迈向社会的过渡阶段。在此阶段,高校体育教育要充分将德育融入到体育教学中,以体育活动为载体实现道德教育的实践。
道德是指衡量行为正当与否的观念标准,是一定社会条件下人们逐渐认同的信念和习惯,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的形成会受到多种客观条件和前提的制约,一个社会一般有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道德是人们认识和掌握世界的手段,能够使人们自我肯定、发展和实现。运用道德手段可以帮助人们激励自我,调节社会关系,充分认识社会,促进人的全而发展。道德还对人们的行为具有规范性的作用,起到丰富人的内心世界,促进人格完善的作用。通过道德教育可以提升个人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并将个人的品质定型,实现素质的提高。
高校体育教育是德育的重要载体。在体育运动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价值,如爱国精神、团结合作的精神等,这些价值都可以通过体育教育承载和传递。高校体育教育也是德育的重要途径。体育教学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能够逐渐培养出大学生团结协作、攻坚克难的品质,使学生的心理素质更加成熟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2、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道德培养功能现状分析
目前,高校体育教育的道德培养功能主要是根据体育教学的特点进行的。由于教育理念的原因,高校的体育教育和道德教育还没有相互融合,没有针对性和具体性地加强高校体育的道德培养功能的发挥。虽然将通过体育提高德育确定为体育教学的目标之一,但是在实践中的执行力度还是有待加强的。在实现体育教育的道德培养功能方而,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其中主要包括没有充分认识高校体育教育的道德培养功能、没有明确培养目标、没有丰富的培养内容等。
2.1学生和教师都未认识到体育教育的道德培养功能。我国的高校体育教育经历从传授体育技能阶段到素质教育阶段再到现在健身体育的三个阶段,对体育教育的指导思想也在不断地深化。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由于认知的不同导致了教育理念的差异,不能完全实现确定的教学目标国」。作为体育教育提供者的高校领导和体育教师,由于对体育教育的道德培养功能认识不深刻而将道德教育定性为“软任务”。高校的制度上没有明确完善的关于道德教育的考核制度和体系。高校的体育教师没有真正地重视其道德培养工作,也没有将其当作成一项重要教学任务。高校的学生更是以玩一玩的心态对待体育教育,认为只要在体育课程中能够锻炼身体,达到身心愉悦的目的就好了。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学校、教师、学生三方都没有充分地认识体育教育的道德培养功能。
2.2高校体育教育的道德培养目标模糊。在我们的实际调查中,许多高校只注重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等高格调的道德教育,而忽视了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道德信念、人际关系等方而的底线教育。从大学体育的教学大纲中可以发现其关于道德教育的目标是非常模糊的,主要是要求重视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树立大学生勇于拼搏、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这种教育目标很难与体育教学的内容紧密结合,也没有具体的操作方式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因受传统的教育理念的影响,许多教师在教学中更加强调组织纪律的培养,而忽视了大学生的自然属性,没有将体育与道德结合起来认识与理解。
2.3高校体育道德培养的理论多而实践少。高校体育中道德培养的方式和其他学科的方式类似,都是在教育过程中以口头讲解为主,而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J哇。在教育方式方法上做不到因材施教,缺乏创新思维,不能将体育教学与道德教育揉合起来,最终还是以空洞的说教为主。在结合体育课堂教学内容进行道德培养和通过教师示范作用发展体育教学的道德培养功能方而方法单一,手段较少。
3、高校体育道德培养功能方式探究
高校的体育教育为跟随时代发展的要求已经做了多方而的改革与探索,但是在习惯和思维惯性的作用下和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我国体育的道德培养功能的发展远远落后于时代的需求。当前的体育教学改革要突破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模式的束缚,转变理念,创新模式,创新方法,实现高校体育的道德培养功能。
以观念转变为前提,明确高效体育教育的道德培养目标。在教育目标的设定上突破原有的教育以智育为中心、德育以政治教育为中心的理念,要更加重视教育的整体性,更加重视人的全而发展。树立现代教育观,教育的方式方法上要从灌输性教育向渗透性教育转变,将单纯的德育理论教学转变为生动的感化式教学。要有创造性地将道德教育融入到各种体育教学的课程中,将现代教育观落实到具体工作实际中,实现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共同进行教育的模式,改变原有的认为教育只是学校的工作的观念,将道德教育充分融入到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中,用实践检验和巩固道德教育的成果。
以模式创新为手段,充分运用互动式、融入式教育。互动式教育是指将教育工作视为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的交往与沟通,教育过程是教与学的动态过程,并且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在师生互动方而,教师要让学生融入到课堂中,成为真正的教学主体,师生间配合默契才能高效的理解和掌握教师传授的内容。在学生间的互动方而,教师要为学生搭建沟通的桥梁,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通过思想观念的碰撞深化对道德底线的认识,提高其综合素质。体育教学的特点使道德培养更加容易融入到教学过程中,这也是融入式教学的切入点。体育运动几乎可以体现所有的社会道德现象,如公平竞争、坚持不懈、集体主义等内容。将道德教育潜移默化地融入到体育教学和活动中可以加大学生对体育道德的理解,有利于学生对道德行为进行准确地判断和选择。
以方法创新为根本,实现从宏观概念到微观落实的转变。在开展德育教学时,要充分认识人的差异性,掌握和尊重学生的性格特点,因材施教,有区别地进行教育。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有的学生比较活泼,积极参与到各种活动中,而有的学生比较安静,喜欢独处,不善于交往。教师就要针对每个学生展现出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引导大学生的行为,使其全而发展。要更加注重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主体性,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主动性,强调体育运动中的规则意识。兼顾学生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社会属性要求的是学生的组织纪律性,自然属性要求的是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这两者本质上是不存在冲突的。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集体精神的同时,也要兼顾学生的身心健康。在教学活动中要营造积极、宽松的氛围和舒适的教育情境,进而培养学生爱好并坚持体育运动的良好习惯。
从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看,未来我们对体育教学的认识、理念和实践都将会发生根本的改变。高校的管理者和教师要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观念,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实现体育教育和道德教育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纪宾.充分运用体育载体实现德育体育双赢[J].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10,20 (111):42.
[2]陈晓荣,朱保成.对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现状及未来发展对策的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27(1).92.
  • 输入文章编号:
更多
主管单位:中文天地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江西省报刊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周期:月刊

级别:省级

国内刊号:CN 36-1353/G8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6-8817

版权声明

请各位老师作者注意,凡是咨询正在审核期的文章,请勿一稿多投,初审审稿期一般1-3个工作日,作者可以随时在本站上输入文章编号查询稿件审核情况。稿件录用后,编辑人员会在通知作者的情况下提出修改意见,以便适应期刊社里的定位要求。

 (本网站所公布期刊均为正规刊物,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
  本平台为期刊杂志协同采编平台,本站成立于2015年,主要从事文化艺术交流、版权代理、期刊信息整理发布、宣传。非杂志社官网!
  本站仅为有实际合作关系的杂志期刊整理信息、快捷组稿指导和宣传,本站致力于方便广大作者期刊查询、分类、便捷投稿、在线答疑等。
  若有期刊社不希望我期刊杂志协同采编平台收录贵刊的,请来函告知,我平台将及时删除!本平台信息来源于网络公开信息和社里所提供的征稿函。






联系我们
  • 投稿咨询:袁编QQ:898565603 ;张编QQ:3555095919
  • 稿件查询:王编QQ:356725673 ;吴编QQ:1807295783
  • 工作时间:早上9点——下午5点(周日除外)
更多
本站:杂志协同采编平台【官网】 · 版权所有:《体育视野》杂志社·本站信息来源于网络公开信息和社内征稿函。如有异议,可来函告知!